飛輪是一個質量較大的鑄鐵慣性圓盤,它貯蓄能量,供給非作功行程的需求,帶動整個曲連杆結構越過上、下止點,保證發動機曲軸旋轉的慣性旋轉的均勻性和輸出扭矩的均勻性,借助於本身旋轉的慣性力,幫助克服起動時氣缸中的壓縮阻力和維持短期超載時發動機的繼續運轉。多缸發動機的飛輪應與曲軸一起進行動平衡,否則在旋轉時因質量不平衡而產生的離心力將引起發動機振動,並加速主軸承的磨損。為了在拆裝時不破壞它們的平衡狀態,飛輪與曲軸之間應有嚴格的相對位置,用定位銷或不對稱布置螺栓予以保證。飛輪常見的損壞部位是齒圈磨蝕損壞、端麵燒蝕、撓曲變形及飛輪螺孔損傷。飛輪總成是發動機的重要部件,它的運轉每分鍾高達上百轉,其重要性由此可見。
飛輪損傷的主要原因及維修
一、飛輪操作原因
飛輪未達到圖紙要求的加工質量,平衡性能不良,飛輪端麵軸向或圓周徑向跳動量過大,使兩個平麵不能平整地接合,磨擦不均勻,使飛輪工作呈波浪狀。
飛輪旋轉時,由於離合器在分離和結合的瞬時與飛輪平麵存在轉速差,造成兩者相對滑動,使飛輪工作表麵產生磨損。飛輪平麵還會因高速摩擦所產生的高溫而局部燒蝕結硬。
飛輪旋轉時,由於承受扭矩較大,且在傳遞扭矩時常伴有衝擊載荷,久之飛輪上的螺孔將產生損傷變形。
磨擦片磨損減薄,鉚釘頭超出磨擦片平麵,將飛輪工作麵刮傷或溝槽,或磨擦片破損,鉚釘鬆脫,引起飛輪平麵損傷。
駕駛操作不當,或無自由行程,或離合器盤壓力不足,使離合器與飛輪經常處於半離合狀態,回劇了飛輪接觸麵的磨損。
二、飛輪的檢測與維修
端麵圓跳動量的檢測:將百分表架在飛輪殼上,表頭頂在飛輪工作麵合適的部位,並將曲軸保持在消除了前、後軸向間隙的位置上(以防將曲軸在旋轉時產生軸向竄動當作飛輪擺差),旋轉表盤,轉動飛輪一周,百分表的讀數差即為端麵的圓跳動量。一般圓跳動量不大於0.15,超差時可在曲軸法蘭盤端麵與飛輪連接處加銅片調整,不采用機械加工方法整。
飛輪徑向圓跳動量的檢測:將百分表的觸頭靠在飛輪光滑的內圈或外圈上,旋轉表盤,轉動飛輪一周,百分表的讀數差即為徑向跳動量。一般該值不大於0.1。
飛輪端麵的修整:端麵不應有裂紋、燒傷等痕跡和撓曲變形,工作表麵應平整,表麵粗糙度值應較低,平麵度誤差超過技術要求或有溝槽可磨削修平,但修減厚度一般不超過2mm。
飛輪齒圈的檢修:常見的損傷故障是齒端磨損和斷裂引起的起動困難。檢查齒圈的牙齒有無凹坑和刮傷等現象。一般齒圈磨損後可以翻麵使用,嚴重磨損或斷裂,應更換新齒圈。從舊車上拆修齒圈時,用氧炔焰對齒圈向發動機的一麵進行加熱,然後敲下齒圈。注意不能敲擊飛輪。車輛大修時,齒圈需前後調換,加熱壓裝,熱裝時注意加熱溫度均勻,溫度不得超過350℃,以避免飛輪齒圈退火。
飛輪固定螺栓檢修,曲軸的大頭法蘭盤和飛輪的接合麵發生偏擺或不平整,會使連接螺栓鬆動。另外,螺孔與螺栓間隙過大或未按規定的力矩扭緊螺栓,螺栓也會鬆動。檢修時打開飛輪殼罩,用撬杠撬動飛輪時無明顯間隙為好。
發動機大修後必須對飛輪進行動平衡檢測,一般允許不平衡量不大於98g?cm。